你快乐吗?你是否拥有能够陪伴你一整天的长久的幸福,或是转瞬即逝的快乐?
当代社会教育人们追求短暂的快乐与刺激,比如使用社交媒体,吃油炸食物,玩电子游戏,看电视或是购物。结果,人们对这些刺激的渴望程度犹如毒瘾一般,而渴望就是痛苦。最终当我们做这些事时,我们得到的是一个短暂的快乐,但之后,我们会情绪低落,那将更痛苦。所以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?
真正的幸福是长久的,而长久的幸福来源于做一个好人。当我们是一个好人时,每个人都会乐于与我们交往,所以我们所有的关系都是幸福的。当我们是一个好人时,我们释放积极的能量使世界变得更美好。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人并且拥有真正的幸福呢?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高尚的品格。老祖宗留给我们非常好的道德教育,而《弟子规》是其中的精华。
什么是弟子规?
如果你之前没有听说过《弟子规》,你也必然听说过孔子。孔子可能是古代中国最知名且最有智慧的老师,他的教学已经被传承了2500年!《弟子规》摘录了孔子教学中最本质的部分,并制作成一个甚至孩子都能读懂的简单易懂的书。那就像试图向一个小孩子解释航天学。只有一个卓越的老师能做到它,所以《弟子规》是一本了不起的书。
简而言之,《弟子规》教导我们五种美德:
孝顺:做好儿女
谨慎:认真对待所有的任务和事情,事无巨细
信用:人际关系的基础
仁爱:无条件地爱所有人
谦虚:总是寻求提高自己的美德并感激批评
想一想:
如果你不能和爱你的父母和睦相处,你怎么能跟别人和睦相处呢?如果你的人际关系里充满了冲突,你会幸福吗?
如果你不够谨慎并经常犯错误,你会快乐或成功吗?
如果人们不信任你,总是回避你,你还会快乐或成功吗?
如果你不善待别人,别人会善待你吗?
如果你害怕批评而不尝试改进自己,你的生活能变得更好或更快乐吗?
从这些问题中,我们可以体会到拥有美德不仅仅是获得幸福的前提,更是获得成功的关键。
我们的生活由行为决定。
我们的行为由思想决定。
我们的思想由性格决定。
《弟子规》在中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。2004年,深圳的一家大公司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关于高级经理的招聘启事,年薪18万人民币,而职位要求中的其中一项是会背诵《弟子规》。 这个招聘鞭策了很多父母和老师们去学习《弟子规》,使得他们意识到德行的重要性,并且领导们需要做出表率。
此书共有七章,这篇文章将总结这些章节。
第一章:入则孝
孝道意味着做一个好孩子。另一个解释孝道的方法是感恩对自己最有恩德的人,一般来说是父母。
谚语说:
“百善孝为先。”
为什么?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。许多慈善组织帮饥饿中的穷人们,但是奇怪的是,捐赠的越多,这些人越不感恩,甚至觉得获得这些是应该的。他们问一个老和尚为什么会这样,老和尚回复道:“如果他们连父母都不感恩,他们还感恩你?”
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展这个道理。如果一个孩子很懒惰,在家也不回应父母,那他在工作时能变得勤恳吗?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和父母争吵,他和别人会和睦相处吗?如果一个和你约会的人欺骗了他的父母,你能相信他以后不会骗你吗?
我们是因为父母才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。当我们是无能的婴儿时,他们不厌其烦地照料我们。多年来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爱,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应当回馈父母无私的爱。如果一个人不能尊敬且给予父母无私的爱,那么他无法对别人有真爱或真恭敬。他们的爱和尊敬都是自私的:如果对你好能带给他们利益,他们就对你好;如果对你好对他没有利益,他就不理你,甚至如果对你不好能给他们利益,他们就那样做。这都取决于他们如何对待父母!
现在我们懂得孝道的重要性,一起看看一些本章节的教导吧:
父母呼,应勿缓;父母命,行勿懒。
父母教,须敬听;父母责,须顺承。
亲所好,力为具;亲所恶,谨为去。
身有伤,贻亲忧;德有伤,贻亲羞。
亲有过,谏使更;怡吾色,柔吾声。
谏不入,悦复谏;号泣随,挞无怨。
假设自己是那个深圳大公司的CEO。我们当然希望员工能够:
及时回复消息,完成任务
尊重地倾听教诲
为公司提供最好的服务,避免负面影响
给公司增光,不给公司丢脸
有礼貌地向上司提建议
举一反三,一个老师希望学生也能这样做,一个人希望他们的丈夫或妻子也能这样做,一个国家领导人希望他的国民也能这样做,任何一个领导都希望他们的追随者能这样。所有的美德都起源于孝,与孩子如何对待父母密切相关。
第二章:出则弟
悌道意味做好兄弟姐妹。悌道是入则孝的延申,因为做一个好兄弟姐妹就是做一个好孩子的其中一部分。我们对待兄弟姐妹的方式和如何对待身边的人的方式非常相似,比如同学和同事。父母希望所有的孩子能相互扶持,而领导者希望追随者能相互帮助。
我们来看看来自第二章中的一些教导:
兄道友,弟道恭;兄弟睦,孝在中。
财物轻,怨何生;言语忍,忿自泯。
或饮食,或坐走,长者先,幼者后。
称尊长,勿呼名;对尊长,勿见能。
事诸父,如事父;事诸兄,如事兄。
任何年龄比我们大或是地位比我们高的人都应该视为长者,任何年轻或是地位更低的人应视为晚辈。长辈照顾晚辈,晚辈尊敬长辈都是很自然的事情,所以这条教导符合逻辑和人类自然情感。让长辈先行并且礼貌称呼他们如“叔叔”或“阿姨”是我们表现尊敬的方式。
看轻物质意味着更看重人际关系和感情。比如说,有时兄弟姐妹会去法院为了分割父母的财产。当兄弟姐妹为了物质而如此争论时,会令父母非常难过并让家庭蒙羞。
如果每个人能像家人一样彼此相爱,犹如孝子敬爱父母一样,那么想象一下这个世界会变得多么和平和幸福!
第三章:谨
当我们养成了孝悌之后,就养成了一颗对人充满爱和尊敬的心。谨慎意味着对待任务和事物都尊敬和谨慎。我们总是为别人做事情(包括我们自己),所以谨慎对待任务是尊敬别人(或自己)的延申。
让我们看一下来自第三章中的一些教导:
朝起早,夜眠迟;老易至,惜此时。
衣贵洁,不贵华;上循分,下称家。
对饮食,勿拣择,食适可,勿过则。
宽转弯,勿触棱;执虚器,如执盈。
事勿忙,忙多错;勿畏难,勿轻略。
斗闹场,绝勿近;邪僻事,绝勿问。
从这一章中,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对时间(1),衣着(2),食物(3),身体(4),事情(4和5)和环境(6)都要谨慎。
老子说过:
“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”
我们如何做小事就是如何做大事。
第四章:信
孔子说过:
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
信用是人际关系的基础,而人际关系是我们相互依存的社会的基础。如果一个人缺少信用,没有人会想和他交流,做朋友,雇佣或是做生意。这个人会在生活中处处碰壁,也不会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。
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信用只是讲真话而已。如果一个人说出很粗心且轻率的话,还说他只是坦白说话,你会想跟他交往吗?所以信包括
信义
正直
谦卑
谨慎
1:信义
信义是为他人着想。正如罗斯福所说:
“人不在乎你知道多少,直到他们知道你有多在乎他。”
比如,你希望你的医生给你一种对你最好的药,而不是因为医生可以通过向你售卖那种药来赚额外的钱。只有当我们相信别人是真的为我们好时才会相信他们,而不是他们自私的意图。那正是为什么“入则孝”篇教给我们的:“亲所好,力为具。亲所恶,谨为去。”
2:正直
正直是无论事情大小,是否有人在看,都做出符合道义的决定。比如,如果有人违背了一个小的承诺,你能相信他会遵守大的承诺吗?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粗心而懒惰,你会愿意交给他更重要的工作吗?
正直也包括言行一致。例如,如果你对某人说“我爱你”,你的日常举止和时间用处能证明你的话吗?如果我们说一套做一套,别人怎么会相信我们呢?行为胜于言语。
3:谦虚
人无完人,我们都会犯错误。如果一个人傲慢自大,不听从批评,且不承认错误,你怎么能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他?谦虚包括承认自己的不足,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任,然后发奋改正自己。
4:谨慎
前章说到做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小心,特别是小事情。毕竟,我们不会相信那些在小事情中经常犯错的人。
信在日常生活的例子
现在我们知道了信用的重要性,来看一下第四章的一些例子吧:
凡出言,信为先;诈与妄,奚可焉。
事非宜,勿轻诺;苟轻诺,进退错。
彼说长,此说短,不关己,莫闲管。
若衣服,若饮食,不如人,勿生戚。
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。
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。
闻过怒,闻誉乐,损友来,益友却。
过能改,归于无;倘掩饰,增一辜。
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信要求我们拥有诚信(#1,#3),正直(#2,#7),谦卑(#4#5#6)和谨慎(#2,#4)。
第五章:泛爱众
培养了信之后,我们就可以在社会中立足了,会在人际关系中得到信任。而本章会提高标准:仁爱是无条件地爱所有的人,在人际关系中专注于付出,帮助他人提升他们的品德。世界上的圣人与英雄都显示充满的仁爱在他们的笑容里。
大多数人的爱是有条件的:如果我喜欢你,我会善待你;如果你能让我得到利益,我也会善待你。如果你让我不开心,我不会善待你。有条件的爱是建立在自私的基础上的。仁爱是无条件的爱,无论他人是否善待我们。这就像一个母亲给予她的孩子无私的爱。
那些对别人不好的人往往在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的爱,所以如果我们想要令他们变得友善,我们需要用爱心来回应他们的自我保护之心。爱生爱,善生善。如果我们仅对善待我们的人好,那仅仅是有条件的爱。如果我们能对那些对我们刻薄的人好,那就是真正的美德。
让我们看一下来自第五章中的教导:
凡是人,皆须爱;天同覆,地同载。
己有能,勿自私;人所能,勿轻訾。
凡取与,贵分晓,与宜多,取宜少。
道人善,即是善;人知之,愈思勉。
将加人,先问己,己不欲,即速已。
恩欲报,怨欲忘;报怨短,报恩长。
势服人,心不然,理服人,方无言。
由此可见,这一章告诉我们要拓宽胸怀,爱所有的人,用希望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别人,注意他人的感受,赞美别人,回报恩德。当我们的心充满爱,我们就会拥有幸福和快乐的生活!
第六章:亲仁
俗话说:
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
人受周围的人和环境很大的影响。因此,如果我们想要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和建立一个高尚的品德,我们需要亲近好的影响,避免负面影响。这不仅仅意味着选择好的朋友,更需要选择正确的书,电影来观看,关注一些优秀的社交媒体账号。我们不想坏东西侵蚀我们的身体,所以我们自然不想坏的事物影响我们的思想。
这一章告诉我们
同是人,类不齐;流俗众,仁者希。
果仁者,人多畏;言不讳,色不媚。
能亲仁,无限好;德日进,过日少。
不亲仁,无限害;小人进,百事坏。
先前提到过,我们的人生由行为决定,我们的行为由思想决定,而思想由品格决定。这就是为什么好的影响可以带来无限的益处,而坏的影响带来无限的伤害。
我们可以使用《弟子规》中提到的美德作为标准来选择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。如果一个人的言行符合孝悌,谨慎,信用,仁爱,和谦卑,那么我们可以学习它们。如果他们的言行自私,傲慢,嗔恨,欺骗,虚伪,浪费和非礼,那么我们应该远离他们。
第七章:余力学文
这一章告诉我们在完成必要的工作和责任后,我们应当适用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些善的书籍。此处,“余力学文”意为良好的书。这一章也告诉我们一个学习态度需要令自己变得尊敬,谨慎和谦虚。
让我们来看一些来自本章节的教导:
不力行,但学文,长浮华,成何人。
但力行,不学文,任己见,昧理真。
宽为限,紧用功,工夫到,滞塞通。
心有疑,随札记,就人问,求确义。
房室清,墙壁净;几案洁,笔砚正。
勿自暴,勿自弃;圣与贤,可驯致。
学以致用是很重要的,因为如果你不这样做,你不会得到任何益处,而且你的理解可能是错的。尤其学习美德,如果我们仅仅知道美德的理论,却不改进自己,那只会增长傲慢,将来会有祸害。当我们在学习知识,比如数学,科学,社会科学,历史,等,我们要一直想自己如何才能在未来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来帮助社会,报父母和老师之恩,报社会之恩。
至于学习过程,我们需要做到勤奋而耐心。我们不能轻易放弃。学习就像烧沸水。从0-99度,水看上去很平静,但是达到100度时,气泡开始涌现。学习也是一样的,所以我们不能半途而废。尽管学习有时非常困难,我们也不能对自己太苛刻或放弃。
孔子在《中庸》说过:
”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。“
的确,伴随着热情和勤奋,我们终究可以成为品德高尚的人!
我的经验分享
我第一次读《弟子规》时是大学毕业的时候,妈妈把这本书给我。当我第一次阅读时,我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的。我想:“听父母的话?但是如果父母是错的呢?如果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呢?”显然,当时我是非常傲慢的。
幸运的是,我的母亲把蔡老师讲的《幸福人生讲座》介绍了给我。
当时我正在准备汉语水平考试,所以我想看这些视频有助于提高我的中文水平。当我看完第一个视频后,我感觉蔡老师非常有智慧,我想向他学习。我非常喜欢蔡老师使用实际的例子来阐述书中的每一个观点。之后,我看了他的总共时长为40小时的课程三遍。
一天,我突然醒悟:我的很多不开心和压力都来源于与家庭的冲突。问题的根本是我缺乏孝心,缺乏对父母的感恩心。在我内心的最深处,我不尊敬我的父母。我也记得我挺懊恼,我怎么样才能像蔡老师说的那些故事里的孝子一样孝顺父母呢?
问题没有快效药。我就开始试着落实《弟子规》中的教诲,比如
父母呼,应勿缓;父母命,行勿懒。
父母教,顺敬听;父母责,须顺承。
亲所好,力为具;亲所恶,谨为去。
或饮食,或坐走;长者先,幼者后。
开始时,我妈妈感到很奇怪,但当她知道我在践行《弟子规》时,她鼓励了我,并且一起陪我练习,那让我大受震撼。一段时间后,我的行动帮助我相信我已经开始重视孝道了,而那让我更加孝顺。最终我和我的家庭的冲突少了很多,一家人更和睦了。
我同样对我身边的交际影响进行了反思,并意识到我的社交媒体上负面影响很多。我的社交媒体上有很多人发布关于美食,衣服,度假或是抱怨的博客。所以我删掉了这些账号,且关注一些富有正面影响的作者和发言人的账号。
我同样在游戏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,我意识到这些游戏都在教我傲慢,冲突和自私,因为我总是想取得游戏胜利并且超过其他的玩家。因此,我放弃了游戏并利用时间去读一些优秀的书籍。我发现阅读好书,思想观念越健康,给我带来了长久的快乐和幸福,并且带走了我的负面情绪和思想。
《弟子规》令我和我的家庭受益,所以我引用了书中的教诲到我正在教授的商务领导课程中。我让学生们随意选择5-10条教诲,每天早晨和夜晚阅读坚持两星期,就像我所做的一样。最后写下人生的变化。我对一些学生分享的关于品德改善的故事感到非常惊喜,那也正是我一直向更多人推崇这本书的原因。
学以致用
总而言之,《弟子规》教给了我们五大美德:
孝顺:做好儿女 (入则孝,出则悌)
谨慎:认真对待所有的任务和事情,事无巨细 (谨,亲仁)
信用:人际关系的基础 (信)
仁爱:无条件地爱所有人 (泛爱众)
谦虚:总是寻求提高自己的美德并感激批评 (入则孝,信,余力学文)
再三强调:我们的人生由行动决定,我们的行动由思想决定,我们的思想由人格决定。如果我们能建立这五种美德,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幸福和成功的人生的品格。所以《弟子规》是要做的,不是读一读就可以。
另一个思考我们品格的方式是习惯。那些自从年幼就开始践行孝心的人早已建立了尊敬的美德,他们的思想自然而然是带着尊敬的。相反,那些自年幼就是傲慢自大的人,他们的思想自然而然就是傲慢的。但好消息是,习惯是可以改变的!有关习惯的研究显示人往往需要几周到几个月来改变一个习惯。
记住:仅仅记住美德是没有用的,我们必须践行它们。而仅仅做一两次也是不够的,我们必须每天做直到形成习惯。我建议你从弟子规选5-10句,早晨大声朗读文章去提醒自己今天需要做到这些内容。 睡前,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今天的所作所为。
每个符合《弟子规》的行为加一分,不符合的行为减少一分,还要写下下次如何防止同样的过失。我建议为每天设置一个目标,比如每天达三分,你也可以增加目标。如果你记录言行两周,你肯定会发现你的人生变得更好,更幸福!
最后,感恩孔子与祖先们对我们晚辈的爱心,留给我们这么好的智慧,也随喜你的好学,读完了这篇文章!
Comments